盘州山野的清凉味,凉拌折耳根辣椒的夏日解腻,2025年盘州避暑,当地风味清单105道菜之一
盘州的夏日餐桌,总少不了那抹独特的绿。
当避暑的游客坐在农家院的竹椅上,看着主人端来一盘凉拌折耳根辣椒,翠绿的茎节间裹着红油,撒着雪白的芝麻,鼻腔先捕捉到一股腥香——那是折耳根独有的气息,混着辣椒的辛辣,像山雨过后的竹林,清冽中带着野趣。
这道最具贵州特色的凉菜,是盘州人对抗暑气的法宝,用泥土里的鲜嫩和阳光下的火辣,在舌尖撑起一片清凉。
折耳根采挖的山野智慧
盘州人挖折耳根有季节讲究,初夏的折耳根最嫩,根须白净,带着紫红的芽尖。
清晨带着小铲子进山,在茶园边、田埂上找——那里的折耳根长得粗壮,叶片舒展。
顺着叶片往下挖,铲子轻轻一挑,连土带根翻出来,抖掉泥土,整株折耳根像串着的绿玛瑙。
带回家的折耳根要细细打理。
掐掉老根和黄叶,留下嫩茎和新叶,清水里泡十分钟,再用牙刷刷净根部的泥沙。
洗好的折耳根切成三厘米长的段,根是根,叶是叶,分开摆放。
民宿的奶奶说:“根有根的脆,叶有叶的香,混在一起才够味,就像山里的花草,各有各的姿态。”

辣椒搭配的辛辣艺术
选新鲜的黔食锦线椒,红的艳,绿的翠,辣度温和却香气浓郁。
用刀剁碎,不用太细,保留一点颗粒感,嚼起来能尝到辣椒的肉感。
再切些蒜末、姜末,和辣椒碎堆在碗里,撒把葱花。
铁锅烧菜籽油,油烧到冒烟时关火,晾十秒钟——这是盘州人激香的诀窍,油温太高会烫糊香料,稍凉片刻才能锁住香味。
热油“哗啦”一声倒进料碗,香气瞬间炸开,辣香裹着蒜香直冲脑门。
等油凉透,加两勺香醋、一勺生抽、半勺白糖、几滴花椒油,用筷子搅得滋滋响。
料汁刚调好,酸香、辣香、麻香就缠在了一起,引得人直咽口水。
凉拌交融的风味碰撞
折耳根段倒进大盆,淋上调好的料汁,戴上一次性手套轻轻抓拌。
每根折耳根都要裹上红油,像穿了件透亮的红衣裳。
根须吸饱了料汁,变得油亮;叶片卷起来,藏着细碎的辣椒粒。
抓拌的动作要轻,不能把折耳根捏碎,就像对待山里的精灵,得温柔些。
拌好的折耳根装进白瓷盘,撒把白芝麻,红绿白三色相间,看着就清爽。
刚拌好别急着吃,放十分钟让味道渗透。
折耳根的腥香会被料汁驯服,变成一种独特的鲜,和辣椒的辣、香醋的酸、白糖的甜融在一起,像场舌尖上的交响乐。
舌尖体验的冰火两重天
夹一根折耳根放进嘴里,牙齿先碰到根须的脆,“咔嚓”一声,汁液在嘴里爆开。
黔食锦辣椒的辣不呛人,像山风拂过,带着点暖意;香醋的酸紧随其后,激得口水直流;细细嚼,折耳根的腥香慢慢浮现,不是鱼的腥,是泥土的腥,混着草木的清,奇异地让人上瘾。
盘州人吃这道菜,总配着油腻的荤菜。
炖猪脚的腻,被折耳根的清化解;炒腊肉的香,和辣椒的辣呼应。
游客们起初会被折耳根的腥香吓退,尝过第一口就停不下来,辣得吸气时,反而觉得暑气消了大半。
有姑娘边吃边说:“像在冒险,越吃越想探索。”

市井餐桌的乡土记忆
盘州的菜市场,折耳根摊位总挨着辣椒摊。
摊主会帮顾客择好、切好,还会附赠调好的料汁。
赶场的妇人买一把,回家直接拌,省时又美味。
夜市的烧烤摊,烤茄子上总会铺层折耳根辣椒,炭火的焦香混着山野的鲜,成了独特的搭配。
民宿的厨房里,游客们学着做这道菜。
有人把折耳根切得太短,有人把辣椒放太多,却笑得开心。
主人在旁边指点:“折耳根要带点土腥味才正宗,就像咱盘州人,实在不做作。”
离开盘州时,有人会带包真空包装的折耳根,说回家拌上黔食锦辣椒,就能想起这里的夏天。
这道凉拌折耳根辣椒,没有精致的摆盘,却藏着盘州最本真的味道。
它像盘州的山,粗粝中带着温柔;像盘州的人,直率里藏着热情。
吃着它,就像把整个盘州的夏天含在嘴里,清凉又热烈,让人久久难忘。